海钓技巧 大富大贵金鼓鱼,钓它其实不难
金钱鱼,学名Scatophagus argus,英文名Spotted scat,商品名为金鼓鱼。金钱鱼科,成鱼体长约30厘米,原产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等地的江河入海口的咸淡水交融水域,我国南方江河的入海口也常见,湛江地区养殖繁多。1.外形特征 金鼓鱼体扁呈圆盘形。体长大约20至30厘米。体桔红色。体表满布数十个黑色圆斑,似金钱状。背部高耸隆起,口小。鳞片细小。鱼体黄褐色,散布许多黑圆斑,腹部银白。还有一种体型一样但体表颜色为银色的,一般都称银鼓鱼。金鼓鱼尾鳍宽大,鳍条挺括。为广盐性杂食鱼类,主要以藻类及小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
分布于印度-太平洋热带海域。金鼓鱼属广盐性鱼类,受惊吓会发出“嘓嘓”的叫声。体色常因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时深或时浅,特别漂亮。杂食性,以藻类及小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为主。金鼓鱼背鳍的前10个鳍条有毒腺,被其刺中就会红肿而且疼痛难当,捕捉时要小心。
2.生活习性 金鼓鱼一般生活在近岸海湾的渔排网箱周边、海产品养殖区和岩礁区、堤岸码头边缘和闸口处,食物以岩石、泥表所附生的硅藻为主,在渔排周边也吃泄漏的鱼虾类碎料和附生于网箱的海苔。其性贪吃,由于它嘴小、消化量大,常见其不停地啃吃网箱上附生的藻类食物,往往将易于生长的海苔啃食干净,因此被渔民称为“免费清洁工”。
3.钓点与钓法 钓点:在沿排选钓点。首先要观察网箱海苔有否被啃食的痕迹,有被啃食的网箱其水下网绳往往较光滑、近水面部位仍留有未被啃食的海苔,通常在这种网箱周边时常会有金鼓鱼光顾。
钓点多数选择在渔排中的狭缝、空挡处,或是饵料搅拌台边缘以及生活用房周边的阴凉位置。在堤岸、码头、海产品养殖区等区域。钓点较难确定,多以探钓的方法寻找钓点。
钓法: 将3-5支或更多的钓竿挂上饵料、安装好响铃,而后一一垂直放置于网箱边缘,人水深度在2米左右,饵料要尽量贴近网边。金鼓鱼索饵时,竿梢会不停地点动,铃声时而停顿、时而又响起,出现这种情况。可以不必理睬,也不要去提拉钓竿。应等到钓线被斜向拉直或竿梢下弯时。直接用手收线上鱼,收获十有八九。中钩的金鼓鱼不怎么会挣扎,很容易就可被提拉出水面。金鼓鱼用手提起后,捕抓时最好应用毛巾包住、抓牢放人鱼护,防止被鱼棘扎伤。
4.钓具和钓饵
钓具:钓金鼓鱼以在养殖渔排周边垂钓的效果最佳,此处钓具不宜太长。宜选用1-2米长、竿梢柔软的小钓竿,带响铃,可直接绑上主线((2-4米长)或用绕线轮装线。主线用3-3.5号尼龙线;脑线要短,20-30厘米长,用2-2.5号尼龙线。宜绑单钩(双钩容易挂网),钩宜小,用10-12号,钩门宽度在0.7-0.8厘米即可。铅坠宜重,以不被水流冲浮、能垂直为好。
钓饵: 金鼓鱼钓饵多以肉质较松软的虾肉或鱼肉为主。鱼肉需去骨,切成块状。在渔排垂钓时,可用渔排的鱼饵料和喂养成鱼的小鱼类当钓饵使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