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鱼钓法技巧浅谈 ,三分钟就学会
引言常见的立鱼有黑立、白立、金丝立和黄脚立。它们食性都差不多,觅食时机警而又多猜疑,遇到不常吃的东西,迟迟不敢咽下。钓友以贵价的红虫、生虾下钓,满以为最是抢口的,岂知吃起来还是慢吞吞。立鱼吃饵何以要这么谨慎立理由有三:
[*]立鱼非掠食性鱼类,在缓慢的生长过程中,逃避追食的经验丰富,养成生惊受怕的神经质。
[*]立鱼自小靠啄食浅海中的浮游生物和藻类长大,那些食物中藏有硬刺和某些有毒的化学武器,一不小心,吃进嘴里后果堪虞。
[*]立鱼嘴小鳃盖不发达,口腔的去水功能少,不像斑、鲈类能张开大口,四鳃并用(左前后鳃、右前后鳃)来逃避灾难(俗称洗鳃)。它一张口,海水即压入嘴里,受“呛”难耐。所以它们发现食物先啄(试饵)而后含(饵和水同时吞进口中,停留着,如上期,是等待抽丝的阶段),认为可吃便把口腔中的水慢慢地从鳃盖中排出,再把饵吞下。偶一生疑,便连水带饵吐出,这就是钓友在等待抽丝时,良久未见动静,把丝一抽,空空如也的原因。
以上三点,是一般立鱼的食性,但细分起来,仍然是有不少差别的。
就鱼来说,大部份的鱼都有试饵的习惯,它们看见食物,并非立刻把它吃进口,而是把食物含在口中,或甚至吐出数次再含回,然后才把食物吞到胃里。这种吃法,我们俗称试饵,试饵习性是近岸鱼类特式。因此,钓立鱼要学懂“戒急用忍”、“宁迟莫早”及“见走先扬”的钓义。
1.扬竿时间当看见浮波慢慢下沉时,不要轻举妄动,要等待浮波被快速拖走,才把握时机实时扬竿把它钓上来。但是鱼有时都会即食,浮波会迅速下沉时,要等四秒或十秒,再扬竿,这样较好。
至于扬竿的时间非常重要,在浮波下沉到拖走,而拖走到什么时间,才要扬竿要掌握得准。太早扬竿会放口,太迟扬竿会入扣,而子线会被它咬断。紧记钓立扬竿时间要戒急用忍、宁迟莫早及见走先扬。
对鱼讯的掌握是否正确也是重要的,通常鱼有时会慢慢拉到不见了浮波,这是最难看出鱼讯及把握扬竿时间的,大家可试试留心母线的动向,如果在海面的鱼线绷紧拉直的时候,就是扬竿的最好时机。
2.关于钓饵那一种饵较得食,都要看该处立鱼的胃口,南极虾对水深流急的立鱼有一定的效果。如果钓白立鱼时,有些人用多量南极虾打下海,再用南极虾作饵,得到不错的收获。而青虫对牛屎立也有好效果,在浅水及近岸地方,有些人专用青虫,青虫的活性令鱼追吃,而一勾六七条青虫,也能发挥到特佳的效果。
至于钓饵,一般如用南极虾,鱼比较易吸食,故扬竿时间可以早一点,而用青虫或虾肉作钓饵相对来说要迟些才扬竿,这样中鱼机会会较高。关于钓组
钓组的设定也是对钓不钓得鱼,有极大影响。一般内港钓鱼,我们用1.5至2.5子线,因为鱼太精口,太粗的丝会影响钓获。此外,浮波的残余浮力是否太大,也会有直接的影响。当鱼试饵时,会觉得顶咀而放口,所以浮波有时被拖了一会,在你扬竿前已经放口。如果浮波的浮力太大,便要夹多些夹铅对消浮力,或换上浮力较少的浮波。
夹铅与勾之距离都会令鱼吃饵有影响,需知鱼的警觉性是众鱼之冠。要钓到它们,先要让钓饵〈指南极虾〉飘得自然。在静流环境,有时用浮标好过浮波,而浮波可用0号的,而晃饵技术对静流环境是有所帮助的,母线及子线直接连结,对鱼讯的清晰性更有帮助,夹铅可以不夹,或夹得越上越近浮波,可令子线更飘外,对晃饵更可发挥更佳效果。在急流环境,铅可夹低一点,甚至可以离勾三至四吋,但流急时亦会用比较高夹铅的,其中钓组的变化万千,可说是钓立的乐趣所在。
3.关于钓层至于钓层(即是鱼觅食的泳层)是否合适,鱼不一定是在底层吃饵,在使用诱饵后,鱼会游离栖身的泳层,所以要把钓组多样变化,要勤力转换调较钓组和钓棚。而钓到鱼后,也要不断调较。而通常发觉钓上一二条后,鱼会食远一点,深一点。这时除重新调较钓棚深浅度外,更要多用晃饵技术,并于中鱼时及后不断补诱饵,令鱼群不要走散,也是重点之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