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钓鱼人在平常钓鱼找底就找得不准确了,到了水底情况更加复杂的矶钓钓场里面,就更加不知道该如何找底了。找底其实本质上就是在找鱼,找到底我们才能更加好地上鱼,因为浮游矶钓是根据对象鱼活动的水层来设定钓棚的,如果你连水底都不知道在哪里,又怎么能知道如何选择水层呢?所以下面我们就来分享几个在浮游矶钓当中找底的一些技巧。
' m2 _* |$ U- d8 f' w9 d
8 e7 E& u g. I$ T- K3 j$ T5 A. K- u Q5 ^ n2 h/ w
/ q9 U4 T) v9 ^ P* ~* x
0 ^% p3 S! ]$ H: X- H3 u 找底的基本方法是在已经调整成水平状态的钓组下方增加一个铅坠使钓组下沉,通过多次入水测试并反复调整棉线结来标记钓棚,当钓组上的铅坠触底时浮漂正好与海面齐平,这时就可以认为找底成功了。在找底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挂底。
* t$ A8 h8 h* y; B1 e5 X# \- S) `" \* P+ z& E$ |! p; }( E ~
) I, ?. t" I$ i# U; F, L" p3 C9 D1 J! J
* N* y0 S" k$ S8 [, \7 f: ]1.咬铅挂在钩尖* B, t" }; H$ R( j& G p. z
将咬铅直接夹在钩尖找底,这样钩尖被隐藏了也不容易发生挂底;在这种方法中也可以使用橡皮来代替咬铅;
1 y/ G% y6 z; e2.细线找底法$ U/ b6 Y# f# G; V; d) @
用小号尼龙线或者普通的钓线来代替作钓时要使用的碳线,这样如果发生挂底,只要拉紧钓线,子线就会先断开,这样对主线的伤害很小,不会影响主线的拉力;
. k6 T( a" w5 q9 M% v& T9 v
& V2 t$ `5 A3 s& d! b
0 y$ R2 ]9 I3 P/ F" z( i/ w7 t# t' K9 A
" b) r1 J$ F) v2 _; `0 F3.使用舍弃铅8 v. Z: Q' u. A7 E8 K1 S" b2 y
在适当大小的中通铅穿线孔中穿过一根橡皮筋就可以做成一个舍弃铅。使用时将铅坠上推就可以将其固定在钓钩上,将铅坠下拉就可以从钓钩上取下。如果发生挂底,使劲向上提,中通铅就可以脱落,这样钓组就可以顺利拉出,而且中通铅中的橡皮筋还能够起到保护子线的作用;( y, G+ ]; \+ w% R; H
0 U( K, M0 @+ j/ L8 j. N
) P; A6 \2 y+ y0 h; {0 W. A p; Z4 b: n/ o" D( x r1 Y; H
5 {; ]' j& w: l1 g# p% X( [
1.扇形搜索为最优
, a' l% u5 y2 ?: B9 I 找底时可以按照扇形进行反复测试,包括不同方向和距离,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充分的摸清海水下的地貌,越充分就越利于施钓过程中对钓况的掌握;
- z+ Z, H2 y! f, ]: ^! O/ P2 j/ d0 W) f3 Y! J- X+ e6 a
: _( L5 ^' [2 l, K# n h$ e
2.识别浮漂的信号2 V1 {8 I& r8 f
水流较缓时,当浮漂不再下沉即铅坠到底;水流较快时,即使铅坠已经到底,浮漂在水流的冲击下仍然会逐渐下沉,因此需要认真识别浮漂的信号,当看到浮漂快速下沉过程中突然出现了停顿并稍稍向上反弹,则说明铅坠已经到底;# I5 c9 t$ H" m0 |# V% p `& ^
- y0 M) g& {* Z8 ^) `' \( l6 f+ c
+ N3 A" ~% X# a# v
$ H: V3 J5 R1 O) ]4 @
/ q) ^2 b9 W" u B( @) M3.选择适合的铅坠1 c8 A7 }$ U( F( m
大多数钓友会选择较重的铅坠进行找底,但其实在水流较缓的钓点施钓只要使用3B或5B的咬铅即可,只有在水流较快的钓点才需要使用较重的铅坠,否则铅坠下沉速度太慢,钓组又随流漂出,铅直接就不到底;在任何情况下,加上铅坠后的钓组总重量不能超过竿子的锤负荷,否则容易对竿子造成损害;3 w+ x$ c5 f, }" f7 U: Q1 S+ s# n( l! f" U
! S! v4 u2 v7 o# }: U
, H7 A( |5 ?: x
6 D+ M! q D1 J L$ F7 m
7 T1 P0 ^4 a8 X; J# _ 掌握以上的妙招可以使找底的过程变得既轻松又准确,对海底有了充分的把握就能够找到对象鱼活动的水层,也为作钓过程中操作的变换打好了基础,上鱼指秒可待。
$ m5 |) R* B6 t0 I/ [2 H; J+ ]5 V;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