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全游动或是潜行搜索钓是什么原理,才是引起好奇、崇拜与误用在黑鲷垂钓的主因,就在这里略述一下重点,让不明白的朋友,对它们有点概念后,才能有全盘性的考量。 & @1 Z% m" I0 S& A- g5 j1 |! h& o2 n
全游动钓法完全是针对黑毛垂钓,为了让钓组、钩饵能更接近黑毛标点中黑毛觅食对象的悬动状态,是一种属于较「极端」的垂钓方式。 也可以说是更精準的「模拟」了标点中,无牵掛的天然浮动藻菜或是南极虾诱饵的状态。6 a4 p( J- O8 X1 I5 q. ^
而为了达到这种状态,必然的在主要道具--丹锥的要求上,有许多必须搭配符合操作的配合。 譬如说传统阿波钓上,并不一定要把钓组重心集中在某一个点上,但是在全游动钓法上,把钓组中心点明确的设置出来,是操作上的必要条件,所以,钓法中必须利用重心更為集中的如G2,G5,0,00,000号丹锥。让钓组乘流过程中,完全以波為中心点,来展开诱引的控带操作。若使用了几个B的外荷重规格丹锥,就会失去操作中心点,变成了风水马牛的另类结果了。 打字不好说尽,看图说话吧!打字不好说尽,看图说话吧!
; B/ L% n$ x3 ~$ v2 k; k) K0 ^! Z 图一、以波做为钓组上的唯一重心点做为操控要求。 9 ?2 k" P1 _8 k# _
图二、当子线上有加重时,会造成这情况
8 @' Y6 [9 j$ t; ^ 图三、在钓组任何地方加置铅重....9 w% q9 L: f- U5 a' G
9 l6 k( t6 z% H& |3 R 相应的,和全游动有类似思考的潜行搜索钓法,也有称之為负浮力钓的,如高桥氏的天狗式,则是比较针对潜沉较深,或是在潮流或本流之中的细鳞(尾长)黑毛的黑毛钓术。 和全游动不同的是,它是以丹锥做為直接引控目标,但是共同点就是,也是必须以丹锥做為钓组的操控中心点,才有办法达到垂钓时线组直线贯彻的观念理想。这方式与全游动比较起来,是有一个比较大的运用空间,就是可依潮流速度能量,在波之下增减调整配重,来因应在潮流的衝刷中钓者所想达到的潜降速度。
( S. P* r8 z) ]3 y2 H Y C; J& [ 但是,潜行搜索钓有一个必然的结构方式,就是波与外荷铅重必须是紧挨著的(固定钓组),而且子线上不应该有任何鉤+饵以外的重量出现,否则,也是会与原本的设想,產生意料外的结果。
2 T4 [5 o/ B5 b! f( |( } 图四、潜行控带调整的理想状态
. k& T, x& {$ m. x7 t7 d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