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海钓人网

海钓信息一手掌握

亲爱的钓友,欢迎!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浅析矶浮钓钓组

[复制链接]
3936 2
翠山 发表于 2012-3-3 05:11:47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根据日本矶钓发展历史,矶钓基本钓组可分为"固定式钓组","游动式钓组"与"移动式钓组",近年来因为鱼类生态改变,全游动式钓组大行其道,所以基本矶浮钓钓组现在已分为 1)固定式钓组,>2)半游动式钓组,3)移动式钓组,4)全游动式钓组。 字串6 ) }5 q! f; w7 D) N% G0 b" s
  * 固定式钓组 *   
  z" E' `8 b7 N, E; v  故名思义,此种钓组浮波(丹锥),采用牙签或胶棒固定于母线上,鱼讯较简单直接敏感,风大时使用也不会因风势将母线拉动而令浮波下钓组长度缩短,在流水十分喘急时例如香港没有的本流钓场也有其效用。如操控得宜, 固定钓组适合在一般情况下使用。 6 i3 ^' K8 r+ L! Y: ^5 q. C
  一个固定式钓组通常由以下配件组成 : ( ]" P; M4 s& ]6 \2 m  C
  1.  母线-采用浮线或半浮沉线均可. 4 P  w* a+ J# Z( @6 x; [
  2.  浮波-通常采用由0号至5B以内之浮波.
: s1 j: C/ [+ t; T4 Q* L  3.  固定胶棒/牙签-用以插进浮波底部以固定浮波位置. 8 s# P5 q; r1 H+ R* f0 F0 T4 X" U) ^
  4.卡拉曼棒-可用可不用, 但有部份钓手将其固定于浮波下20cm用以观测水流流向, 对新手初学矶钓时强烈建议使用, 对用视觉掌握流向流速及仕挂打斜度十分有效.
) ?' P6 @& ?6 ^  5.  水中-固定钓组很少采用, 除非两层流, 否则加上水中将影响固定仕挂其中一个优点-“细腻的晃饵效果及钓组控制”. * E# y# b0 E& w! a2 k
  6.  拧圈/直结-拧圈可将母线与子线因水流做成的”气”(即缠绕)消去, 但因其具有重量较容易影响较轻钓组(例如0号, G2, 1B等) 在水中表现及状态, 而且由拧圈连接母线与子线会产生两个驳口, 间接减低钓组强度, 在现今日本流行较轻之仕挂(例如1B或以下)及较幼之母/子线情况下, 大部份日本钓手均会采用直结连接母/子线以增加强度. 但拧圈仍然具有其实用价值.
! @$ V4 q! ~2 l. _  7.  子线-现今碳纤子线比重通常高达1.60-1.80, 比以前尼龙子线比重较高, 就算并无夹上夹铅也能沉进海中, 所以选用子线号数越大时应同时计算其比重影响, 适度增减夹铅重量. 0 e9 _' s; g, s
  8.  夹铅-通常会采用一粒, 两粒或三粒夹于子在线或拧圈上方, 即日本矶钓术语中的一段, 二段或三段打, 夹铅位置高低增减对钓果有时会有决定性影响, 将在进阶篇另文详述.
' A% v8 i  z2 x! T0 w8 a1 x( f( t' t% ]  * 半游动式钓组 *   
7 j# z3 Z% }, S2 i' d  一直以来十分类似,分别只是移动式钓组中上下线挡的距离比较远,通常游动幅比子线长度更长,钓组长度比较大,例如两竿长度 (即36尺或以上),为求顺利到达目标深度通常负铅量也比较大 (倒如5B,0.8或1号以上),有时因水深会产生上下层流速及流向不同所以会加上水中以作稳定钓组而半游动式钓组通常上下线挡较短 (多数一噚半即10尺内)及较子线长度为短,除非特殊情况下,多采用5B负重以下之浮波而使用水中情况较小。概括来说,移动式钓组适用于深场而半游动式钓组适用于涌浪较大但风势较平缓之场合,同固定钓组一样,半游动钓组如果操控得宜,也可适用于大部份钓场. 9 F5 U; }6 Z4 O; g2 c; N5 H1 A- Y
  一个半游动式钓组通常由以下配件组成 : - i0 A1 W" d* C1 Q! c$ ?
  1.  母线-采用浮线或半浮沉线均可.
4 o2 w( U* h! V( o1 c4 E  2.  绵线结/太空豆-用以固定钓组长度, 令浮波不再向上移动, 绵线结比太空豆体积较细而且较机动, 因为可随时安装或拆除, 强烈建议初学矶钓者学懂如何绑制绵线结, 可在本区中寻到绑制方法. 7 ?: z3 E1 x- T
  3.  挡豆/挡珠/O豆-用以挡在浮波顶部与绵线结间用以阻挡浮波越过绵线结.
  i- d2 B3 [% \4 |1 G( b  4.  浮波-在半游动钓组通常会采用负重较高之浮波(例如2B至5B范围)     , 以期增加钓组重量将整副钓组带往预计之钓组长度, 当然如果钓手操控技术有一定水准, 则采用1B以至0号浮波时钓组也能顺利下潜.
2 n% e6 s1 p9 k4 Y$ Q  j. a  5.  水中-必要情况下才会采用.
+ }: y! {  x/ }& c; u9 t2 d# _  6.  T豆/卡拉曼棒-用以垫在浮波与拧圈间, 浮波与水中间或水中与拧圈间以保护浮波/水中免受碰撞而损坏, 卡拉曼棒更能于母线与拧圈间断裂时确保浮波/水中不会流失. 3 I# X  I( c1 Q+ C' X; d3 D
  7.  拧圈/直结-在半游动钓组较多采用拧圈, 取其就算只用T豆不用卡拉曼棒也能保持浮波/水中于母线范围内. 4 U: N1 D. I8 G2 T
  8.  子线-现今碳纤子线比重通常高达1.60-1.80, 比以前尼龙子线比重较高, 就算并无夹上夹铅也能沉进海中, 所以选用子线号数越大时应同时计算其比重影响, 适度增减夹铅重量.
6 c4 M" O7 h1 t! |  9.  夹铅-通常会采用一粒, 两粒或三粒夹于子在线或拧圈上方, 即日本矶钓术语中的一段, 二段或三段打, 夹铅位置高低增减对钓果有时会有决定性影响, 将在进阶篇另文详述.
: J. n! g9 P- C9 J  * 移动式钓组 *   
* W8 ?2 m( s% A4 I  一个移动式钓组通常由以下配件组成 :
9 r4 N9 e: j4 g: L$ z) F. O  1.  母线-采用浮线或半浮沉线均可.
3 K) S1 J3 t( b3 F& J, r" y/ Z5 Z  2.  绵线结/太空豆(半游动, 全游动, 移动钓组时适用).
/ B2 e- J- {% c( X: h; u  3.  挡豆/挡珠/O豆-用以挡在浮波顶部与绵线结间用以阻挡浮波越过绵线结.
" [, Y1 M/ ?8 o( U5 `' ]+ E  4.  浮波-在移动钓组通常会采用更高之浮波(例如5B至2号范围), 以期增加钓组重量将整副钓组带往预计之钓组长度, 当然如果钓手操控技术有一定水准, 则采用3B以至1B浮波时钓组也能顺利下潜.
% I* a  O# B; q6 v  5.  水中-在移动钓组中因为通常用以钓取深场, 上下层流速将有较大差异而产生两层流的机会也大, 所以通常会采用水中. 7 L, w: B6 @: {5 I+ {* G- p
  6.  T豆/卡拉曼棒-用以垫在浮波与拧圈间, 浮波与水中间或水中与拧圈间以保护浮波/水中免受碰撞而损坏, 卡拉曼棒更能于母线与拧圈间断裂时确保浮波/水中不会流失. + J/ K& m4 e6 H7 _" U
  7.  拧圈/直结-在移动钓组较多采用拧圈, 取其就算只用T豆不用卡拉曼棒也能保持浮波/水中于母线范围内. . o7 s. \0 U6 A3 k
  8.  子线-现今碳纤子线比重通常高达1.60-1.80, 比以前尼龙子线比重较高, 就算并无夹上夹铅也能沉进海中, 所以选用子线号数越大时应同时计算其比重影响, 适度增减夹铅重量.
# d/ P9 X& }8 J! W* f  9.  夹铅-通常会采用一粒, 两粒或三粒夹于子在线或拧圈上方, 即日本矶钓术语中的一段, 二段或三段打, 夹铅位置高低增减对钓果有时会有决定性影响, 将在进阶篇另文详述. 字串1
" B% Y  V- f" B' @  * 全游动钓组 *   ' C5 l; c  a( u6 v( M
  就是将半游动钓组中浮波以上的挡豆及绵线结移去,令钓组长度不受限制,近年来在日本大行其道,以前全游动钓组大多用作深场探钓之用,在香港更曾被认为香港缺乏深场而备受忽视,但随日本方面发展出ZERO钓法,Suru Suru 钓法及ZERO Suru Suru 钓法,钓手已续渐认识到全游动钓组中原来也不单是专攻深场探钓之用,对浅到中等深度也极为有效,故此在日本已日渐普及,有机会成为主流钓法其中之一种.但此种钓法对钓手有关钓组操控技术较为讲究,未必适合初学者使用. 8 {1 m+ J/ |& {$ d
  一个全游动式钓组 (针对ZERO钓组, Suru Suru 钓组或ZERO Suru Suru钓组时) 通常由以下配件组成 :  
- N" Q# ^# K# ^8 V1 B! F9 N  1.  母线-采用浮线或半浮沉线均可.
8 ?+ r4 Z% q9 X9 h6 V, f1 [  2.  绵线结-在全游动式钓组中能穿过浮波, 主要用途乃用作目印之用, 用以确定作钓时钓组长度之用.
+ t$ A; T! i0 y: Q9 H2 a9 t, _  3.  浮波-除非极大浪涌情况下, 大多数采用0号, 00号, 000(-0) 号浮波. 9 h$ n; x% ~  X" m% d9 w1 r  Z
  4.  卡拉曼棒/全层水中-卡拉曼棒在全游动钓法中为必须品, 因为可用目测浮波下流向, 流速, 钓组打斜及钓组下沉速度, 达致诱钓同调之境界, 延长同调时间, 而全层水中多数有重量(由G7至G1), 可增加钓组乘流性及微调钓组下沉速度. " p1 a/ m  z; W+ U
  5.  拧圈/直结-在全游动钓组多不采用拧圈因额外重量会影响钓组下沉表现, 故此以直结居多. - B1 |" x. }9 k  ~; x( G. [# G
  6.  子线-现今碳纤子线比重通常高达1.60-1.80, 比以前尼龙子线比重较高, 就算并无夹上夹铅也能沉进海中, 所以选用子线号数越大时应同时计算其比重影响, 适度增减夹铅重量. 7 s% I* m5 Q3 K' a. e8 m
  7.  夹铅-通常会采用一粒, 两粒或三粒夹于子在线或拧圈上方, 即日本矶钓术语中的一段, 二段或三段打, 夹铅位置高低增减对钓果有时会有决定性影响, 将在进阶篇另文详述.
) ?/ X2 n" A+ {% T7 Z( M  P1 }' Z- z6 W& l2 o8 k4 k. o
踩过的脚印
收藏
收藏0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精彩评论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宠爱国荣 发表于 2012-3-9 01:32:03 |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johnyjwang 发表于 2015-5-28 12:38:51 | 只看该作者
上来看看,多多学习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懒得打字嘛,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6

帖子31

发布主题
热门视频
一周热帖排行最近7x24小时热帖
抖音号
打开抖音扫一扫

客服电话:186-2180-4396

客服邮箱:87754192@qq.com

微信号:haidiaorencom

Copyright@2012-2026 haidiaoren.com All Right Reserved.

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