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杂鱼时的对策 & o9 Q: i8 [; }" Q8 V/ V4 d. L
5 b+ |& }6 S9 A' _* E+ ~
: ^* f. q6 r1 Q1 j 最后如果杂鱼实在太多的情况下,有三种方法,可以一试:其一是诱饵分离打法、脚下打三下,外面本流打一下,集中脚下,把杂鱼引到脚下,钓杂鱼前1米的地方。其二用较重之诱饵,然后将钓棚调到相当深的地方为目标。第三就是把大量的诱饵一次过抛进海里,任由水平的杂鱼进食,然后余下的诱饵就会跟随水下层的水流飘到有大鱼的地方,再靠对底流的认识,找出较远的目标位。这一来可把杂鱼留在固定的位置,二来又可从中钓到外面或底层的大鱼。说起来相当容易,但做起来就非对底流有相当的认识不可。总之,打诱饵对于获量是相当重要的,请记住,想尽办法,让诱饵和钓饵能在水面下撞在一起,为最主要。
1 P( L# t. f q- c! n
) R$ Y9 |5 q* n; i; X$ g: Y8 x [* p2 G- ^
矶浮钓基本钓组(仕挂)之组成
' c* }/ ]+ ~) y6 }/ O# F* }+ D# X" H9 P0 v3 Q
: N, \5 B& ]1 K8 Z3 j9 g! b
根据日本矶钓发展历史,矶钓基本钓组可分为"固定式钓组","游动式钓组"与"移动式钓组",近年来因为鱼类生态改变,全游动式钓组大行其道,所以基本矶浮钓钓组现在已分为 1)固定式钓组,>2)半游动式钓组,3)移动式钓组,4)全游动式钓组。
" c1 _( u- H( u- a. h. ^, Y. }9 z
& w6 a1 x/ k3 \: f& _
固定式钓组
5 s! ?, D5 l* Q$ Q( V4 w/ n4 O0 r" ]+ k
4 n* J) e( p$ h+ s' Z2 R
故名思义,此种钓组浮波(丹锥),采用牙签或胶棒固定于母线上,鱼讯较简单直接敏感,风大时使用也不会因风势将母线拉动而令浮波下钓组长度缩短,在流水十分喘急时例如香港没有的本流钓场也有其效用。如操控得宜, 固定钓组适合在一般情况下使用。- K' |$ Z6 [5 P8 a$ A: m" {
# u* q" {* [2 x. ]0 {: X- d' T0 _1 f2 o; D' l# U4 {
一个固定式钓组通常由以下配件组成 : 8 u+ b5 e$ c& z3 J. Y4 m# J5 Y
- F n. x6 [& R: N1 |& v& K
/ E2 |1 a+ ]& v
1. 母线-采用浮线或半浮沉线均可.
# t: _) y; [) Q: Q8 S6 ? e* t
' j. z \2 m/ i) A9 Z ]
$ W4 k, N/ @* Q2 h" P9 ~& D 2. 浮波-通常采用由0号至5B以内之浮波.- V2 P6 D2 ^/ d$ M6 j
t$ k. ~" `! ]. U
# T& [2 |; a @ o
3. 固定胶棒/牙签-用以插进浮波底部以固定浮波位置.; g) f* `$ p6 ^. z1 j1 m
7 d* \( f3 U( d! U, e) q
% g5 X: M# _+ k 4.卡拉曼棒-可用可不用, 但有部份钓手将其固定于浮波下20cm用以观测水流流向, 对新手初学矶钓时强烈建议使用, 对用视觉掌握流向流速及仕挂打斜度十分有效.
/ p/ i+ d0 u6 G( G& t- f9 U* b1 t# a1 ?4 m% G# X1 F
4 z$ M, d4 `# h0 U- m
5. 水中-固定钓组很少采用, 除非两层流, 否则加上水中将影响固定仕挂其中一个优点-“细腻的晃饵效果及钓组控制”. , q0 G( L, G# X) H; J
: g! E4 ?) L7 S6 e5 i% T! v
$ }% \6 x+ _) R( H 6. 拧圈/直结-拧圈可将母线与子线因水流做成的”气”(即缠绕)消去, 但因其具有重量较容易影响较轻钓组(例如0号, G2, 1B等) 在水中表现及状态, 而且由拧圈连接母线与子线会产生两个驳口, 间接减低钓组强度, 在现今日本流行较轻之仕挂(例如1B或以下)及较幼之母/子线情况下, 大部份日本钓手均会采用直结连接母/子线以增加强度. 但拧圈仍然具有其实用价值.
6 a5 b& Y/ P5 B6 o
4 j0 n- l. _! T
( @) V8 I" P7 T& ]# M 7. 子线-现今碳纤子线比重通常高达1.60-1.80, 比以前尼龙子线比重较高, 就算并无夹上夹铅也能沉进海中, 所以选用子线号数越大时应同时计算其比重影响, 适度增减夹铅重量.% p( _! e! p; V- L1 ?* d1 n
6 Q, L6 l3 d1 d- {' _4 {
! Y( j/ O8 \/ w$ H 8. 夹铅-通常会采用一粒, 两粒或三粒夹于子在线或拧圈上方, 即日本矶钓术语中的一段, 二段或三段打, 夹铅位置高低增减对钓果有时会有决定性影响, 将在进阶篇另文详述.8 d& o* l/ e' G/ f+ N
: @) Q) ~1 U! z/ B+ F$ [
, h a+ u' ~ N 半游动式钓组 7 Y+ [, j6 n' w# U5 j
8 t1 I1 J8 F O5 g' n' A
3 q8 a7 P6 I8 k9 g 一直以来十分类似,分别只是移动式钓组中上下线挡的距离比较远,通常游动幅比子线长度更长,钓组长度比较大,例如两竿长度 (即36尺或以上),为求顺利到达目标深度通常负铅量也比较大 (倒如5B,0.8或1号以上),有时因水深会产生上下层流速及流向不同所以会加上水中以作稳定钓组而半游动式钓组通常上下线挡较短 (多数一噚半即10尺内)及较子线长度为短,除非特殊情况下,多采用5B负重以下之浮波而使用水中情况较小。概括来说,移动式钓组适用于深场而半游动式钓组适用于涌浪较大但风势较平缓之场合,同固定钓组一样,半游动钓组如果操控得宜,也可适用于大部份钓场.
& O. z W! j4 w% U& `# c
5 M! ~. m+ B# m! ~& d
1 C4 x- d$ Z6 K1 b3 E, N 一个半游动式钓组通常由以下配件组成 :
. ~0 o3 p* Q3 O8 ?
' N1 ]) P$ n( C1 {$ @6 U
k# G- m! N7 r 1. 母线-采用浮线或半浮沉线均可.+ j% `2 `; Y6 @8 t! X5 J8 v5 U5 ^
/ i2 Q _+ k7 t G% G* c' q4 p5 @. b: p8 [ l
2. 绵线结/太空豆-用以固定钓组长度, 令浮波不再向上移动, 绵线结比太空豆体积较细而且较机动, 因为可随时安装或拆除, 强烈建议初学矶钓者学懂如何绑制绵线结, 可在本区中寻到绑制方法. T- s/ B* E/ \* O/ O- K
, ~' F2 m# w8 O
/ a1 ?( `) g, m2 M: p7 { 3. 挡豆/挡珠/O豆-用以挡在浮波顶部与绵线结间用以阻挡浮波越过绵线结.' l- e: q9 T1 C. c/ f7 f
) d) _4 ]! n- [$ @4 ?. g) U- l* w
4. 浮波-在半游动钓组通常会采用负重较高之浮波(例如2B至5B范围) , 以期增加钓组重量将整副钓组带往预计之钓组长度, 当然如果钓手操控技术有一定水准, 则采用1B以至0号浮波时钓组也能顺利下潜.' R* ?4 n! c! U& M5 Q- @8 K
?* O; \: R j! r+ n6 P
4 H. T* G! E+ x3 }# J8 H6 n
5. 水中-必要情况下才会采用.
* c5 T" w- D7 T; @/ x/ c2 d- Y- h+ Y, X2 q1 a. p$ L& z& y( g
3 {3 w3 r5 b1 R3 c6 h( p& ^6 c7 E
6. T豆/卡拉曼棒-用以垫在浮波与拧圈间, 浮波与水中间或水中与拧圈间以保护浮波/水中免受碰撞而损坏, 卡拉曼棒更能于母线与拧圈间断裂时确保浮波/水中不会流失.
0 x4 P7 K" b2 _( A5 T
' P. T9 }* h y V: W' t r
) c# v4 q" n% F) f; {8 O ?" ^ 7. 拧圈/直结-在半游动钓组较多采用拧圈, 取其就算只用T豆不用卡拉曼棒也能保持浮波/水中于母线范围内.
! o7 F6 W, k5 ?& }6 U& f' ?$ N! Y7 A7 j% C1 w4 f
: b+ ?# w+ ~: R# x" M) a0 F 8. 子线-现今碳纤子线比重通常高达1.60-1.80, 比以前尼龙子线比重较高, 就算并无夹上夹铅也能沉进海中, 所以选用子线号数越大时应同时计算其比重影响, 适度增减夹铅重量.9 P7 l! e: {* S( P- Y8 N! b
& d0 L' x7 U1 R+ A
) [) z1 d2 c, T, b: @- Z 9. 夹铅-通常会采用一粒, 两粒或三粒夹于子在线或拧圈上方, 即日本矶钓术语中的一段, 二段或三段打, 夹铅位置高低增减对钓果有时会有决定性影响.
0 C. i1 f7 D6 B% _
- s* u* A6 ~- B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