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鲷的地方名有:加腊、过腊、加吉鱼、红加吉、铜盆鱼、大头鱼、小红鳞、赤鲫、红鲷、红带鲷、红鳍。
. f2 a8 s$ `9 S: ?
# G+ v% n% {" y2 Q( D
2 O# X( w4 G4 q 真鲷体侧扁,呈长椭圆形。头部至背鳍前隆起。眼大,位中上侧。大栉鳞。上颌前端有犬牙4颗、下颌6颗,犬牙坚硬而锋利,能咬碎贝壳;两侧有颗粒状臼齿2列。全身呈淡红色,体侧背部有鲜艳的蓝色斑点。侧线明显。背鳍由背脊隆起处延伸至尾部、有10支硬棘,胸鳍长尖形,腹鳍和臀鳍有硬棘3支,尾鳍呈叉形。体长一般15—30厘米,体重300~1000克,多年生真鲷可重达5000克以上。
, o, N4 Y; {. o8 v: c' j+ O! r$ x; S2 A
7 X& U7 L9 g( f) o" M6 Z' y
真鲷系我国名贵鱼类,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9.3克、脂肪4.1克,还含有鱼类少有的维生素B1。肉肥而鲜美,无腥味,特别是鱼头颅腔内有丰富的脂肪,营养价值很高。食用多以红烧为主。
# V1 O$ w) |0 o
/ U" H8 [5 g# B- ?& u) T" [ g9 V, ?" v$ h& g9 K9 D( I. M
一、分布和生活习性( ^& \/ d* r4 w
% U+ _# Q( F$ x# p1 [0 C
, W9 E& Q: F) r9 y7 A" O 真鲷主要分布在日本沿海、朝鲜半岛南部,我国黄海,渤海、东南沿海及台湾周边海域,是定居性近海鱼类。通常在水深20~80米岩礁中下层游动。具有杂食性,吃各种软体动物、甲壳类、沙蚕类和小鱼类,食物贫乏时也吃海草、海藻等植物。冬春季节水温较低时,真鲷一般潜伏于较深的海区越冬。随着水温回升到20cc以上,真鲷开始由深海向浅海区移动觅食,通常成群集结于岩礁边缘、养殖区域栖息生活。每年的农历四月至十一月是垂钓真鲷的最佳季节。& D7 n+ f `, }/ B) M
) M; t( z/ W+ d7 M% E D
1 b2 l3 B# v& G7 l5 K) b! o9 `" M
二、钓具和钓饵' Y8 S" b" n } [, V* e
7 m8 c& ?2 a( `4 \" J
+ k2 W2 ?/ @+ s7 t* C2 z" b
1、钓具。竿最好配备3.6—4.5米、3号以上中硬调海钓竿;绕线轮宜用旋压式绕线轮,贮线100米以上;主线为直径0.4~0.5毫米的优质钓线,脑线直径O.3~0.35毫米;钩宜用15—18号大钩。因真鲷索饵迅速而凶猛,对竿线的要求不高,总的原则是粗竿、粗线、大钩,垂钓时避免跑鱼断线。0 w0 j% b: e# }' k# m+ L$ C
, W2 E/ W! l2 `; {
! p- y3 q; X3 }: t
2、钓饵。真鲷对饵料要求并不讲究,究其原因主要是真鲷集群索饵,互相抢食形成鱼窝。垂钓时应注意避免断线跑鱼和饵料短缺。最好适时投放不挂钩饵料留住鱼群。
1 h0 p+ I `( O/ Q4 s% ^5 d% o5 i' R6 l/ X* @' T( l
5 g t d2 Z* g a# B6 p1 e
常用的钓饵有:沙蚕类、红虫、赤虫,以及鱼虾类、蟹类、贝壳类等。作为钓饵的鱼需去掉头、骨,切成块状或条状;虾可用活虾或去壳的虾肉:蟹类可用整只小海蟹或是去壳的酥壳蟹肉块(为最佳钓饵);贝壳类主要有扇贝、牡蛎、海螺等。钓饵宜大不宜小。' A- {5 {% F6 _" f! p) |) a& i
/ j% R' a+ |) u+ `) R8 w! _- N
+ D5 U9 Y1 h4 ?5 v0 W1 J% N 三、钓点- F" Q1 l( k i1 S5 M! t8 H6 f
2 Y) ]$ r9 l( b) y$ m# V2 a9 O: Z4 M
1、岸线矶岩钓点。海岸矶岩,临山面海、起伏连绵,由于长年受海水的;中刷和风化腐蚀,沿岸海区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深海沟、洞穴、岩礁和沙砾。对于这一类岸线,钓者可以选择临海突出部,通过一看、二探、三观察来确定钓点。
/ `$ \+ c9 ~9 P1 i+ C# v' |$ Z7 L' Q- D0 \
' B' C% W! q$ g: ~ 一看就是看水质、水流。真鲷对水质要求较高,水质要清澈、无污染、不混浊;水流要适中,岸线正面迎流处,三角洄流海区是鱼儿聚集觅食、游弋、栖息地,也是真鲷的生活区。
) W) R1 O3 R6 k7 y9 M" q1 d9 Y2 e8 ~' P: c
+ I' r- \9 Y+ O! s- p/ [ 二探就是探水深、探底层是否有沙砾、岩礁。大型真鲷一般出现在水深10米左右的海域,摄食底层海生植物、蟹类和小型鱼类,活动于岩礁、沙砾地带。“钓真鲷要找礁”就是要找到底层有岩礁的海区。找礁的方法是:将备好的钓具尽最大力量,向正前方和左右方向抛投,待铅坠沉底后慢慢收回钓线,凭感觉可以判断底层是礁石或泥质地。如果是岩礁、沙砾地带,铅坠会有不规则的跳动;如果水浅无礁,真鲷通常不会光顾。
# Y* i- J8 O$ i6 U6 B7 Q9 T( j/ w/ _/ s: H: g& w% t
* |! h- r* o. _/ a% b' C
三观察即观察周边有无海产养殖区,如海带养殖、牡蛎吊养、扇贝吊养、渔排养殖等,这些区域由于海底绳缆错综复杂,加上有人管理,没有电、炸、毒等人为破坏,是真鲷的庇护所和觅食胜地。
# W& O7 C+ F$ L- |
3 \% l( @$ `$ I0 h7 m, @! o
) F! V8 Y3 d: v 2、海岛、孤礁、沉船钓点:最近几年,租船海钓已成为海上的一道风景线,渔民有一定的经济收入,乐得其所,钓者有鱼可钓,何乐不为。所租的船一般是租用当地小型渔船和海上养殖用船,每只船通常可容纳1—2个钓手。钓点选择在远离岸线的海岛、孤礁、沉船点垂钓,钓获的鱼类品种繁多。" r7 E- M( d0 t+ u+ J
3 _/ `. a5 i" T5 R# l8 \& `/ y) C3 S7 k C
如何找到合适的钓点钓真鲷?选点方法可简单归纳为:一问、二算、三灵活。一问就是垂钓前或是在航行途中,问当地渔民或船工,了解海岛地形、地貌、沉船地点、海流走向、海区深浅、鱼类分布,重要的是了解是否有真鲷栖息地,真鲷被钓或捕获情况,以期心中有数,知彼知己;二算主要是算潮水。真鲷摄食来去匆匆、群来群去。初潮到满潮一般为12小时,就东南沿海而言,退潮末期和涨潮初期是钓真鲷的黄金阶段,这一阶段有2~3个小时。错过这一时段,只能是望鱼兴叹。因此要算好潮水,把握时机,才能稳操胜券。三灵活就是灵活机动变换钓点。海钓不可死守一处,钓真鲷更是如此。凭借“坐船找钓点、快捷又方便”这种优势,应多点进行试探性垂钓。当你钓到第一尾真鲷时,钓点就应该选定:而当你频频上的鱼都是真鲷的话,这就是真鲷最佳钓点了。好钓点要记录,以利下次进行垂钓。
0 f$ s; @7 l' X1 r) _0 ^2 N: A5 e& r+ @8 A' G$ O
% a) Q& q) u$ N# [6 o4 B 四、钓法; B8 G" ~# j+ \" t, R) g( d3 k
$ @8 `& {8 M7 @! `
$ D; G- h1 r9 l1 G 1、矶钓。矶钓普遍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浮游矶钓法,另—种是沉底矶钓法。
+ C s# c E3 S' O. k5 z9 j! e9 N* h. u3 {% @7 H" D: _0 T$ W
: p* X; q4 ]3 G: j5 z9 O
用浮游矶钓法钓真鲷,需要比较高的技巧。首先要测量水深和水的流速,而后根据深度和流速配备浮漂、水中漂和与之相匹配的咬压铅。使用前必须调整好整套钓组,包括从浮漂到鱼钩的入水部分,使终点(鱼钩)离海底约有20厘米。垂钓时需抛撒诱饵,集鱼垂钓,还应根据潮水的涨落随时调整深度。浮游矶钓有其优越性,即:钓具灵敏、鱼获量大。但因其装配和使用较繁杂,尚未被广泛应用。0 G7 P3 J$ i9 k) u
4 r, y0 A( W' {+ D" q2 U2 k
5 a% j7 f7 f& H) J0 N/ I, y. X
沉底矶钓法是众多钓手普遍采用的钓法。因其钓具装配简单,在矶岩上抛远钓近极其灵活方便。场地平坦,活动范围大,还可一人多竿进行“守钓法”。沉底矶钓法通常不用诱饵,不使用“诱饵笼”,主要原因是使用该方法很容易挂底。因为多数海区底层礁石多,绳缆或其他障碍物复杂,沉底钓挂底断线、损失钓具是常有的事。为了减少损失,钓手可根据场地情况,使用“舍弃法”钓具进行垂钓。, i/ j2 u3 B+ L' g1 \* O9 P
9 d2 t# y# S5 I
5 Y! [7 v4 A) z- B 2、船钓。在船上钓真鲷,通常采用不挂浮漂“底钓法”。到达钓点后,首先要根据潮水流速和钓点深度,配备相适应的铅坠,装配好钓具(也有的事先已备好)后,挂上饵料,投竿入海,而后收紧弯曲的钓线,将竿搁置于船沿,就可以等鱼上钩了。这一钓法称得上是“轻松钓”。钓者稳坐“钓鱼船”,眼观竿梢,耳听四方,耐心等待。真鲷咬钩,老到而洒脱,表现在竿梢上是大幅度点头,再一鼓作气将钓竿拉成弯弓,其动作迅猛,力道惊人。其情景给人极大的视觉刺激,令人兴奋不已!钓手要在竿梢下弯的瞬间迅速提竿刹钩,中鱼之后,要临阵不慌,沉着应战,有经验的钓手扬竿时就能辨别水下猎物有多大,如何收线上鱼。通
" h* B8 [0 z1 W7 U; C# G0 O. j4 B% I5 y6 E5 J9 T
3 ^3 Z4 y5 V6 a [
常是:小鱼直接摇轮快速提上,遇到大鱼时要考虑钓线的承受能力,依靠机械轮的曳力作用遛鱼后再抄鱼,不可心急造成断线。
' A; C/ f4 q j! ]7 F( p
6 e5 H3 \# e/ O4 f-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