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P c7 X) a3 P% e6 ^
其实玩重矶的人十趟出门大概有九趟是白跑,剩下的那一趟,还有九成只能钓一些上不得台面的杂鱼,因此真正称得上有收获的,顶多只有百分之一而已。, t8 B6 G0 {% f, Y& [2 k
# H! j1 X/ E' t( d1 r7 M1 |; H# i3 d9 k( g" q/ Y
通常会有下面的这些人会迷上重矶钓:一是想拼大物但会晕船者;二是罹患深度钓鱼癌而不可自拔的人;三是缺乏家庭温暖,宁愿去海边受折磨的家伙;四是财大气粗、有钱有闲,平日修理别人惯了,总想找机会被修理一下的阔佬;五是脑袋坏了……, K( q4 z' |# |# f {- m
1 q4 L: V' D& q0 W8 |0 D2 b3 @
4 ~; H( L; w4 P, p, b* N/ v 有上述症状之一者,就有可能迷上打重矶。(好了、好了,不开玩笑了,言归正传。)
9 g; s( y7 R8 v/ y7 g5 I9 z1 |* D3 r+ D
2 N" [3 L. m3 C& K( k
重矶钓季与目标鱼
' `# ~1 i+ [1 Y3 Q0 Q) h# Y
1 l* f; j8 s4 ^& J# g% t; [" M
' N4 {: f4 V0 a& b/ D$ U 理论上打重矶是没有季节之分的,只要风浪许可,任何时候都是钓季。以日本为例,夏天当然是打重矶的盛期,但冬天也一样有人玩。前不久日本某杂志还报导过有个叫做左藤守的钓具店老板,从10月直到来年的2月,几乎每个周末都要上礁甩竿,结果被他钓到了二十几条大石斑,重量从二十几千克到四十几千克不等!7 j4 C* x! h K2 h. [7 T
5 j/ e) z; j; k
0 I* S" W1 `, Z& S1 U% E
TW地区也是,春末到秋初之间玩的人比较多,冬天玩的人就相对少了,这跟气候、海况有关。但实际上,鱼获量在季节上体现的差异并不十分明显,惟一较引人注目的是,每年4月到6月之间比较容易碰上短时间连续中鱼的状况,且被钓获的母鱼几乎都抱卵(应该是为了产卵才靠岸的)。
1 Y/ y r/ i- `2 L$ w+ Z5 O1 V* P |& C
/ H; K7 ]1 U3 o8 G, C
写到这里有两件事情必须说明一下:% y/ e7 G' N* M) W0 I
. H8 ]2 D @$ Q+ S3 C1 j: P* R" _" Q/ O' ^* ^" {) H# D) r
一、所谓短时间内连续中鱼,说的可不是在1小时内连咬五、六下的小儿科,而是综合各地钓友的成绩一起统计,才会发现的一周内发生数次咬讯的情况。! K, o* ^8 H: E7 X6 F) j8 H
9 h. w+ [& O/ v$ y1 Y5 e; v
; y# u1 O, T: F8 d 二、钓繁殖期的亲鱼当然不是好事,但在这种风浪好不容易稳定下来、天气还不会太热的春末时节,怎么可能叫钓友不出门呢?所以我们诚恳地呼吁读者:希望大家尽量把鱼获拍照后放回去,或者交给学术机构、养繁殖单位、水族馆,免得日后无鱼可钓。+ H6 c4 u$ L; `7 X5 v4 j# d
4 @2 Y% X! h$ Q5 w
- j: j) h* p$ E' W7 X
那么打重矶的对象鱼有哪些?说起来倒也不难想象:只要是能吞下钓饵的鱼种都有可能上钩,因此如石斑类、笛鲷类(红槽、花脸等)、牛港类、薯鳗、魟仔、沙鱼等都颇为常见,甚至还有人钓上过章鱼、猪哥、黑毛、雀鲷、虾姑……5 z; }. J% d% Z1 D$ F5 @+ P
; i, X9 [5 L) L2 ?$ @/ s2 A2 Y8 y# L
" l, @* k1 e7 y2 R 在钓场选择方面,既然称为重“矶”钓,当然就得在岩石(或珊瑚礁)上下竿了,但却不是任何矶岩海岸都能玩这游戏——至少得要有恰当的鱼可钓才行吧!环境是否适合、搏鱼和起鱼方不方便等条件一定得一并考虑。以下为选择钓点的基本原则:
4 V# _0 n5 k/ V6 e R. ]+ {4 @$ C
! T7 V( q/ n+ b$ P# r1 `
一、大型鱼几乎都在深水域活动,在平时玩儿浮游矶钓的那种10米以内的海岸,想碰上好收获可说是机会渺茫。但水太深也不合适,因为途中出现意外的可能性很大,同时因为母线太粗,卷线器容纳量有限,搏鱼时会非常不利。所以最好找深度20米以上但不超过50米的地方下竿。
; K& N4 X% U+ K. Q/ d# G
( m6 g2 F2 y( ?: N" q# i% W# Y5 F( {
二、海底起伏剧烈,有大型沟崁、暗礁、洞穴可供巨鱼躲藏的地方,绝对要比平坦单调的地方有希望上大家伙。5 {) F' i( q8 R$ S( a
% q! B8 o# o/ Q" Z) d( r$ _9 c
8 Z6 K3 v5 [4 d' `( _ 三、鱼类活动跟潮水的关系十分密切,钓重矶更是要靠水流带走饵的味道、引来觅食大物,所以钓场必须有很强的潮流。对于那些动也不动的一滩死水,你就不要有什么指望了。再者就是要观察黑潮的动向,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技巧。一般来说,黑潮越接近陆岸,钓况就越可能理想。
: [* o q2 `2 G* w
3 b" n S9 d9 |+ z' b# J% j6 O; q5 @' J' w2 a5 Z
四、为了下竿、搏鱼和起鱼的方便,钓座应为陡峭且有恰当高度者,坡度缓和的“拖坪”不行,高度达两层楼以上或低得不到2米的位置也不适合。
) |& ?: ], T f4 g( T/ B, H7 i2 {4 }2 T, e" R' @. B( f& O
" q# x% C5 e0 ^% ?8 a 五、有众多杂鱼之处,通常要比场面冷清的地方有利。许多重矶客都说,当他们利用等待的空档玩浮游矶钓时,假如鱼群忽然全部消失,那么接下来就很有可能看到一块“暗礁”浮起——当然那不是真的暗礁,而是那种硕大无比的巨物,它就是因为受到各种小家伙抢食的刺激,想跑过来看个究竟的!
( v) A2 g8 m# T$ d; Y/ B& O' u* r' L8 ^0 V
2 o" l. \: A2 l6 T" S/ b8 P8 \" L
重矶装备与技术
- h- m8 Q( C6 G7 {/ W- s! `+ u" K/ c9 z8 Z
4 C( @ F4 t& M+ b/ Y. a) e# ` 重矶钓到底有多“重”?若从鱼获物大小来看,一、二十斤算小玩意,三十、五十斤勉强够看,六十斤、八十斤是标准大物,九十几到上百斤的怪物也绝非不可能!那从装备的份量来看呢?一支2号矶钓竿大约200克左右,一柄重矶竿却动辄2千克;浮游矶钓卷线器重量也大约200克,重矶力撸却要超过1千克……1 V7 F- m. l- w: g
" G1 R* \ W% L9 C7 n
1 A! H- F G. e6 Q! Q: B
钓饵方面,打重矶最普通的材料是整尾约半斤重的新鲜炸弹鱼或飞鱼,挂的时候将钓钩穿过饵鱼背部或腹部均可,但需注意:掠食者吞吃小鱼时,都会采取头部先入喉的方式(以免被鱼鳍鲠到),所以应使饵鱼头部朝向外面、尾巴朝子线方向,并用橡皮筋将饵鱼尾巴和子线绑在一起,以免造成大物吞饵不便或只咬掉饵鱼而未碰到钩子的现象。+ u: [& ]7 z- F* H/ {: G
" F, u# g- M% m# m) A
* n7 S: V) U4 e3 p
假如现场能钓到小白毛、大雀鲷、小牛港之类的活鱼,那更是大好的钓饵;用这类家伙就不必绑橡皮筋啦,反而应尽量减少伤到鱼体的机会,钩子只穿在背鳍前端的肩头就行了,然后趁它活力四射的时候迅速投入标点。
( w, b1 L9 t7 E& n: w8 ~9 O$ V Y$ }6 L6 K
1 O: C$ V. ?% f" s4 Z* @ 除上述钓竿、钓组之外,打重矶还需要若干辅助器材,包括一个附有缓冲弹簧的不锈钢竿架、一个用来卡住竿尾孔的快速头、四条防止竿架左右倾倒的固定索(可以使用登山绳索)以及一根系在竿柄上的失手绳。
9 I) Y5 d! l$ [+ ]; W! J9 l, `8 U* O! T
- R0 p% E0 G0 n) M7 h! w
+ ^+ S" y; ^# k+ k0 i! f 这么多的东西会不会有一点夸张?当然不会!举例而言:曾有人不相信鱼的力量有多大,因此只选用 1.35mm 直径的钢丝中继线,在中鱼的时候,那49股钢丝却在瞬间爆断,断口犹如开了花的麻花一般!至于竿架被拉弯、变形更不是新闻了,还有人因为岩钉打得不确实,钓竿被鱼拉得拔地而起,差点连竿带人一起拖下海去!- ]6 n: u1 o) ?2 d. r, N
. Z3 @! a+ c' `: H7 d8 g
. T) m/ y. \2 a& m3 f
所以,打重矶最大的技术点乃在安全维护方面,这一项搞定了,其它问题就都好办。
# B- {3 L# B8 g0 K3 t
# Z# l! F; M- I/ n! s: {$ x- B7 a
$ Z( j+ N ~+ @1 T4 _ 要把安全搞好,除了基本的固定竿架技能外,中鱼和挂底时的处理方式也极重要。就中鱼而言,假如来的是一尾真正的巨物,你可千万别看到钓竿大弯腰、钓线狂泄就兴奋得忘乎所以,跳上去抓起竿子就想硬拽,那可是危险万分的!这时你应宁可让鱼钻洞也不要躁进,等鱼跑累了、出线缓和下来、竿身不那么弯的时候,再上前处理不迟。0 C1 l- a/ L! u' F; i3 V
1 x1 k. K% Z' v- t9 f& T8 C! F" m9 @# d
当发觉钓组挂底的时候,假如判断是由铅坠所致,可用一根擀面棍(或榔头柄)卷起主线,尽量绷紧再以一股脆力将之扯断,绝不可将线缠在身体任何部位(即使是手掌、手臂也不行)去拉它。以前就发生过一起案例:某钓友正要用榔头柄拉断舍弃线时,突然一尾大鱼前来咬饵,剎那间母线狂出,榔头更被猛然夺去,连人都差一点栽下海,真是惊险万分!
' ~( v4 N" l8 Y% h+ J6 v9 Y. J# |. n% W8 F
2 a3 ^* f! @+ e( f9 A) [' S 您不妨想想,假如当时母线是缠在手臂上的,结果会怎么样?; @. {6 ]/ Q9 c- _4 ?
# ?2 c9 ]+ X% \, ~: r
$ t3 T( P& g7 l; W2 P 如果感觉是钩子挂底呢?由于4股防咬线拉力超强(以100号 Kevlar 为例,4股编成后强度将高达1吨以上!),想凭人力拉断是不可能的,故须借助机械装置。$ w6 _1 B( Q# H% H s& I
7 t, G! J* H! ?6 I/ l+ w
" ]; ]; ]! r W' ~: X T! b
这种装置上面设有一套由齿轮、逆止棘轮与卷线轴组成的机件,另外再加上一根施力扳手。当把母线绕上卷线轴,并以扳手转动齿轮组时,卷线轴就会把母线逐渐卷回来,而逆止棘轮可以卡住齿轮,让它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如此就能顺利拉回钓组了。
4 P1 n2 i: K% i; t! a' _
% N: d5 d" N% b% _2 D1 A6 m' W' ]
3 ~7 o' U. @9 v" _7 y# ?7 b 不过也因为4股编防咬线太过结实,所以使用此法拉回的钓组,通常都是钩子被扯开而非钓线被扯断。: ~. W! D( Q& e: H
6 b, n8 p; @/ @' l p/ j. i0 Q2 \* z* a0 a
打重矶的说道相当多,诸如怎样才能抛得远、抛得准?怎样判断是什么鱼来咬?如何从水面上判断海底地形、找出鱼儿最可能藏匿的处所……等等,实在很难在一篇文章里面介绍完毕,日后有机会再进一步说明吧。+ Q5 u0 I9 q" \' D
" ?3 X( Z* ]# `6 B' X" {" |' I: o( L
3 w+ Q5 ^/ q0 D0 F7 I) w0 j4 b* A
打重矶时的余兴节目
5 s& z1 ?( g7 D$ G! O9 r
$ V3 @6 b3 x0 _6 |4 R; H& U5 {7 h4 f. o( x7 V* ?& x
既然来到海边,何不趁等待的空档钓些别的?
4 P' d8 ?/ P$ I6 E) }9 J ~, j6 s. w/ I9 B/ ~
% P* P4 y' g3 y 钓什么呢?理论上,只要是钓场附近海里游的,都可以成为目标鱼,因此能玩的项目包括浮游矶钓、沉底钓、放流钓等等。不过这么多种余兴节目,你却不可能一次都玩到,因为单是打重矶的家伙就已经让人汗流浃背了,再带上那么多枝枝节节的玩意,出门一趟岂不要开一辆拖拉机?因此加以取舍是必要的。
; p; W& e+ e. d* } Y/ Z" ]" e( D% N, q1 Z+ L9 W3 }
+ l5 [1 w) @" A7 S- {" G
如何取舍呢?有几个简单的原则:一、装备的共通性高;二、不致过度增加负担;三、容易有收获;四、对打重矶有所帮助。+ A) d* ~8 ^, ]2 Z+ Z3 s7 s
/ y/ V8 {" Z, N8 Q+ ]
4 `, I8 s" }2 k/ O 我曾经以2号矶竿钓起一尾1斤多重的小牛港,钓友黄仲麒一把抢过去挂在石鲷竿上,选了个水流快的位置抛了出去;牛港可能很是庆幸小命得救,一入水便乘着流势向外海冲去,把力撸拉得一直倒转出线。10分钟后,出线速度先是稍微一滞,随即转变成更高速且方向不同的奔驰,黄仲麒把卷线器控制杆推到“Strike”,同时大力扬竿作合,远方海面应声跳起一尾硕大的鬼头刀!/ s0 q% e, j" G6 `3 x# ]
! e; s& t+ r' e' D" q8 P
' X0 b6 c* s. k, [9 u 像这类事例,在打重矶时其实是司空见惯的,任何人只要带妥装备就不难如愿。至于选用的装备,以下是几个过来人的建议:
$ [5 s! }$ O9 ~% n9 p3 `
& {. D6 A6 E; r8 [( l' ^2 a# S, y F H( k; p
一、2号或一号半浮游矶钓竿;中小型纺车式卷线器;约4号左右的尼龙主线;1号~5号碳纤子线;矶奴钩1号~6号若干,以及数种规格的丹锥浮标。
" i. [' I- D, e; Y6 u2 ?1 @1 g% a. _$ r4 k+ h
' v! W0 E3 S, n9 r! Z/ k# ?/ ~ 二、5号以上矶竿或30号以上滩钓竿,搭配中大型纺车式卷线器,母线采3号以上复合纤维线,子线为6号~12号碳纤制品,钓钩用7号以上管付矶奴或活饵钩。* d3 `! `1 D' Z- Z& |/ ] y; g
" O& F" m- g. P
( k) @: B+ t3 H2 C" g/ b
三、长度3米以上、至少能拋投50克假饵的矶路亚竿,装上大型纺车式力撸,并以4号以上复合纤维线当母线,下接10号以上碳纤子线,视情况准备各式路亚或发泡浮标。
% m5 _ e# \& ^0 k/ ]
1 O$ h$ P5 Q1 z! @; \; ~) P) B, a, B9 C* i
四、石鲷竿加中小型双轴式强力卷线器,搭配10号以上编织母线、10号以上碳纤子线或50磅以上尼龙线2米,下方以防咬线绑活饵钩或挪威钩(或者视情况使用石鲷专用钓组亦可)。
) v9 D* }4 u1 R5 |% i: H* r3 Z; d9 b+ P& ^5 i. E8 f
6 q, P9 y8 R9 E. F6 P) J7 e1 F2 ]7 l
这些装备各有用途,例如轻量级浮游矶竿常可搞些矶边的鱼加菜,更重要的功能是钓放流或重矶用的活饵,如白毛、小魽仔等物。另外,玩浮游矶钓时会打诱饵,这能引起小型鱼群抢饵,加上那些漂散出去的食物味道,往往能诱得巨物前来!, a( ~, I, r, _8 G8 y. ?- h: M
" V# a( a8 |" B) K& t
; @& j5 H0 d& v) f+ S: j1 h, { 重量级矶竿和滩钓竿可用来玩较简单的放流钓,即利用载重二三两的乒乓球浮标和中通铅构成散尾钓组,切新鲜鱼肉片为饵,钓取1千克到5千克左右的小牛港、小红魽、拉仑之类的洄游鱼。
" b- M3 m% A/ N2 `0 C. \3 a
# u* M2 K. ?6 K$ Q+ I: L
% Y7 S3 }: v/ Z, w: v' m 或者你也可拿这些家伙在夜间打底:将乒乓球浮标取消,钓组改为倒吊式绑法,末端用舍弃线绑上二三两重的铅锤,同样以鱼肉片为饵来钓取各种笛鲷类、龙尖类、石斑类的好货色。( w, v$ W& Z6 g
0 i5 Q/ _# a) Q( k, y* u/ s) i+ W# L. y" K
石鲷竿亦为放流钓和打底的重要家伙,而且它比前两种的装备都粗壮很多,能够应付二、三十斤的鱼体,所以相当适合用活鱼为饵猎取大物。还有,假如你懒得长时间捧着竿子等待,且钓场上又能挖到海胆的话,换上专用钓组钓石鲷也是不错的选择。0 b0 O' {4 M( F
3 E: B$ B! }! S5 Q. `; q" D+ O/ c0 I6 x
其它注意事项, n& U8 r) N: a4 D
( r4 d: [( g; z8 o4 ]
: S8 e; t. {, V$ F' L 因为大家都在春末到秋初之间打重矶,所以下面说的注意事项也以这个时期所需注意的为主。
( j( M j+ }4 R% w& s5 i, ]; N3 Y ~1 s3 ]/ W) }! ^, h6 g
8 p( \. h4 v# v/ q' |, G 天气是任何钓鱼活动首先需留心的事情,你可别以为东北季风一走就天下太平了,其实梅雨锋面、午后雷雨、西南气流还有台风,这些都是这个时期陆续出场的重要角色。它们的威力不但不比东北季风差,甚至可能要胜过数倍。因此出门前掌握准确的气象资料是绝对必要的:你至少应确切知道未来三天内不会有明显的天气变化,太平洋上也没有正在酝酿的热带低气压(台风的前身)。假如知道要有台风生成,无论距离多远都不可跑到海边垂钓,因为台风所形成的“长浪”往往要比台风本身提前来袭,而且来时无声无息,浪头之高、破坏力之大却十足惊人。6 @, P5 _0 S/ Y
4 Y3 o6 Y: r& K: ~) E' l5 R( s4 h7 r9 L# q& W% P4 e
如果天气条件许可,第二个必须注意的问题就是防止中暑。' O, e$ ^" S9 r; |1 V) d
) @% }: f1 f# l8 s# J" L, P# L0 w
{' a% ]! l# i& S 所谓中暑,是一种人体调节体温机制失控所引起的症状,成因为天气高温、闷热、无风,使运动时产生的体热无法顺利散发。中暑的症状包括发烧(有可能烧到40℃以上)、头痛、晕眩、恶心、抽筋、不流汗、心跳与脉搏急促等等,严重者还会失去意识。海边荒矶没有树阴可供纳凉,水面又会强烈反射光和热,钓者在这种环境下操竿搏鱼,当然特别容易中暑。' c$ g* G, _6 R% H! L
z: A0 H) ]6 o3 b
5 I2 L) A1 T' u: t4 D
预防中暑的方法是随时补充水分和营养,保证足量的睡眠,尽量减少曝晒机会。如果非要在大太阳底下活动不可,请穿上透气吸汗的长袖衣裤,戴上帽子(头发少的人更要如此)和手套,设法缩短活动时间。打赤膊并非散热的好方法,反而会增加辐射热的吸收量,更容易导致体温升高,而且还有得皮肤癌的危险,请千万不要尝试。* ?" [1 k5 L9 O7 K
& i# ~3 Z) y$ o8 q1 p
. k/ F1 T6 Q8 m, \* c2 }
万一发现有心跳急促、喘息沉重、热到快要不行的感觉时,就表示已到中暑边缘了,此刻必须立即找个阴凉的地方休息,除去多余衣物,并用冰水或碎冰敷拭额头、颈项、脸部和身体四肢,等待身体恢复正常。* R7 N" I o n
6 D. @6 _5 Y! @( J1 N! X% u. E" D/ C4 M5 j& h
除了前述重点之外,防晒、防止雷击、防雨、防蚊虫叮咬等等也都是不可忽视的保健要项。钓友应该量力而为、未雨绸缪,千万不可贪钓、不可嫌麻烦,该做好的防备措施一点儿都不要省,该收竿撤退时就要当机立断。有道是:留得小命在,不怕没鱼钓!对吗?
5 j5 g: C8 i0 O9 S; T0 ~$ p
4 u' s5 i9 g+ |2 Y4 S
0 a; b8 U: z+ q# y 最后再提醒大家一下,请维护钓场环境清洁,绝对不要留下一堆臭盒饭、烂鱼虾、塑料瓶罐什么的。如果实在无法带走,就集中起来找个安全地点放火烧掉,OK?
. Y2 N% p& J B4 K* |. I( d6 B
( _5 ~' T9 G/ P, H |